青年教师本身具有活力,上进心强,可塑性大,进校后校方应抓紧培养,尽量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既加快了他们成长的步伐,又缩短了他们和学生的磨合期,使之尽快成为合格的教师。
促成青年教师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提高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方面我们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 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使青年教师置身于一种蓬勃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之中
和谐向上的整体氛围在对一个人的成长是一种催化剂。例如: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青年教师会感到大学学习阶段虽解决了学科基础知识问题,但如何将自己的知识变成学生知识,这又是需要研究的新课题。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面临的问题还是需要继续学习,他们会迫切地感到需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需要学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爱倾注给学生,需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尽快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
二、 确立明确的课堂教学培养目标,将周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目标可以三年或五年(视学科的不同及教师个人素质的不同而定)为一周期目标,以一年为一短期目标。
周期目标可定为:
1. 青年教师要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
2. 青年教师要迅速熟悉大纲,熟悉教材,包括熟悉初中教材,熟悉高中教学大纲,熟悉高一到高三的全部教材。
3. 青年教师要能较科学地处理教材,找到学生已有知识和所需教授教材之间的连接点,从而设计出高质量的教案。
4. 青年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信息反馈处理能力、娴熟的教学基本功,能自如地驾驭课堂。
5. 青年教师要学习、掌握、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达到课堂教学省时高效。
6. 青年教师要学会检测手段,能独立设计试卷,且难度、效度、信度达标。
在周期目标明确的前提下,短期目标可以依据周期目标来确定、动作,并以短期目标的动作来保证周期目标的最后实现。
三、 具体做法:
(一) 采取多种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1.组织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学校定期对青年教师做素质教育、德育、教学等方面的专题辅导,通过报告会、专题辅导、自学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研讨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拜师学艺,结对共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
青年教师拜师学艺,让每位青年教师挑选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师傅,对于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师傅可以做到一师多徒。师傅要全面关心徒弟的成长。师徒合同可以一年一签定。对签订师徒合同的师徒对于在听课评课方面要有具体量的要求和规定,如师傅听徒弟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徒弟听师傅课每学课每学期不少于30节等。定期召开师徒经验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青年教师听课后,要善于创造性地继承,既能师傅之长,又能创造地设计自己的教学。
3.科学设计青年教师“六个一”即青年教师以学年为单位,开展六项活动:①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并写出读书心得;②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③上一节优质课并设计一份优质教案;④出一份较高质量的试卷;⑤设计或组织一次高质量的班会;⑥帮助一名后进生。六项活动内容也可以根据短期计划作项目调整。
4.创造条件,开展多种活动,给青年教师以表现自己的机会。为了调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说课、评课、展示课、演讲比赛、书法比赛、郊游等,这既活跃了青年教师的生活,又能让他们在更广阔的空间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奠定基础。
5.安排专业学习并定期检测,使他们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如:为使英语教师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教师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确定检测教师的水平应以六级考试或创桥一级证书水平为准,让教师学有目标。
(二) 开展个人或小组专题研究
每位青年教师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与教科研活动。要求确定研究专题,边实践边研究,采取个人研究与小组研究和结合,课题研究和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可按课堂教学技能来设计研究专题。
按课堂教学程序设计专题,以综合课为例可设如下一些专题:
1. 导课艺术的研究:如何通过导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置身于新的学习环境之中,让学生渴望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2. 复习的快节奏:如何使复习既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又省时高效,并能顺利地过渡到新课。
3. 新授中三点处理的艺术性:如何就不同学科的特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化解疑点,使每一节课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挖掘潜力,启迪创造力。
4. 课堂反馈中检测手段的使用:及时灵活地处理课堂反馈,以适当的检测手段来得到相应的反馈。
5. 板书设计的研究,等等。
按课堂教学技能来设计如下研究专题:
1. 给每个学生成功的体验: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多次成功而不是反复失败。
2. 开展层次教学,课堂教学要设计出层次性,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均有所获。
3. 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4. 从学科特点及社会需要无能建教学的模式:如,文科类的语文、外语要体现工具科特点,理科类物理、化学课要体现实验的基础性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5. 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中蕴藏的信息资源。
6. 设问艺术性。
7. 处理课堂信息反馈的基本功。
8.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等。
可以研究的专题很多,各学科还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定具体的研究专题。
经过立项、研究、总结、推广等形式,使研究不断深入,青年教师的水平亦随之提高。
(三) 根据条件使用跨年级授课方式
对青年教师较为集中的教研组,跨年级授课方式可以起到一种迫使青年教师迅速熟悉高中三个年级课程的作用。
先由学科带头设计出可供跨年级授课的内容,青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然要去熟悉教材的前前后后,搞清知识脉络,确定教学方法,然后确定上课教案。此教案要由学科带头人来把关、指导,或集体研究,最后让青年教师去具体实践。
这种方式对青年教师迅速适应高中三个年级的教学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笔者认为,此方式只适用于部分学科,且因教师的能力而宜,并且一定要慎重使用。
(四)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操作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口耳核技术、直观技术、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口耳、直观技术已广泛充分地运用于课堂,而媒体技术、系统技术还在逐步地研究、开发利用当中。
当今社会电脑的普及运用使世界变小,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量增大,青年教师对电脑媒体技术的运用要比老教师们更有优势,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采取兵教兵的办法使青年教师迅速掌握电脑媒体技术,设计教学软件,提高课堂效益。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培养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将青年教师们推到教学第一线,并委以重任,让他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并做到响鼓重锤敲,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检查、有反馈就一定会缩短他们的成长周期。